星期四, 3月 06, 2014

遇見八十年前的一首棒球詩--《KANO》

「一、二、三……攻擊!」

「一、二、三……等待。」

如果你進戲院看過《KANO》,應該會對這段近藤教練(永瀨正敏)的獨白印象深刻。場景發生在送走棒球隊大江、齋藤學長後,餘下的隊員看著教練拿著蠟燭走進大廳,把燭火放在桌上,周遭有十幾雙眼睛都盯著那一抹顫動的火光,那些目光也曾經在棒球場上,牢牢盯住投手抬腳揚起的塵沙,向本壘直撲過來的好球、壞球,被打擊出去無論落地與否的機會……

然後,近藤教練一個人默默念出獨白。幾乎是文學性,不含半點現實的詩意,想像化作雄鷹飛躍曾經阻擋他視線的巨岩,然後終於看見有黃金稻浪的平原出現眼前。每一段口白的中間,都穿插著穩定的「一、二、三」節奏,如太鼓般的規律。

那是我覺得整部電影最美的畫面。

要拍出棒球電影,導演必須要能掌握棒球的韻律。以這點來說,《KANO》無疑是成功的。和許多運動相比,棒球場上的衝突性並非時時刻刻存在,桌球的攻守來回可能在一秒之間,網球可能是兩秒,籃球或許三十秒,美式足球可能超過一分鐘……固然一場賽事的精采還有很多其他的面向,但「節奏緩慢」確實是不少初次接觸棒球的觀眾最常說的評語。

我常形容(以一個棒球迷自私的觀點),棒球是我認為最能擬化人生的運動,因為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比賽之中,會影響勝負的關鍵往往只發生在幾個瞬間,而這樣的瞬間與整場比賽所耗費的時間相比,不僅懸殊,而且難以事先逆料。其他運動裡當然也存在所謂的「關鍵時刻」,然而一旦和棒球賽普遍是「用三個半小時的無聊,換一分鐘全壘打的高潮」的狀況相比,它們更顯得緊湊,而張力十足了。

這和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相像,七十年的歲月中,讓人真正印象深刻的回憶寥寥可數。球場上的勝負轉捩點,或許只在主審一顆好壞球的判定、一次打席的對決、一個半局的猛攻……如果把這一切,放大到時代的尺度來看,或許那些嘉農的球員,蘇正生、吳明捷、平野保郎、東和一等人,它們的轉捩點也出現在一場球賽、一屆賽會裡了。

球賽難免遇到打擊戰,如同有些人的生命風起雲湧,說之不盡。前個半局剛打出全壘打的英雄,往往在下個半局被敵隊超前之後,他就失去了「英雄」的資格。何時才是你的關鍵轉捩點?往往要在塵埃落定後才緩緩浮現,這是棒球裡獨特的歷史感。

在三○年代的臺灣,八田與一完成嘉南大圳,以及嘉義農林奪下甲子園冠軍這兩件事情,原本是不相關的。應該說,史料並未呈現兩者之間存在有機的連結。是否果真如此?我不敢斷言。如果我們可以想像八十年前,一支從沒打過勝仗的球隊,一路過關斬將、遠渡重洋到內地的甲子園球場參加比賽,最後抱著「朝日賞」的獎牌乘船返家,在甲板上隊員一雙雙眼睛望著斗大夕陽即將沒入海平面,就像不久前在小房間裡,教練要大家盯著的蠟燭突然因為什麼魔法變大似的。此時,有人看見波光粼粼的海面,也想起故鄉平原上金黃色的稻穗隨風擺動。

那麼八十年後的今天,當我從螢幕上,看見一場差點要從年輕人記憶裡消失的比賽重新浮現,又怎能按捺著激動,不跟隨耳畔響起的「一、二、三」呼聲站起身來?


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昭和3年(1928),嘉義農林學校設立野球部,起先是由代數老師安藤帶領,後邀請甲子園名校「松山商校」野球教練近藤兵太郎訓練指導。


沒有留言: